電商的出現改變了人們對於交易的想像,早期人們以為要購物只能走出家門上街去店裡消費,演變到現在完全不需要出門,只要上網按幾個按鈕就可以完成購物,商品就會送到附近的便利商店,甚至是你家門口。
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,電商更成為主流的消費趨勢,這也讓很多品牌都想開始網路事業,可是你已經了解電商是什麼?經營電商的優點與缺點,以及想經營電商要怎麼開始規劃嗎?
電商是什麼?

電商的全名是電子商務,英文為Electronic Commerce(簡稱EC),這是一種透過網際網路進行商品交易、服務買賣的方式。不過事實上電商可能比多數人想像得更廣泛,很多人知道蝦皮、Momo、PCHome等平台叫做電商,可是電商的範疇還包含虛擬商品的交易,例如購買電影票、展覽票、電子書等,甚至用虛擬貨幣買賣交易等,也都屬於電商的行為。
而電商如果從最基本「網路交易買賣」的方向去探討,還可以分成B2B、B2C,以及C2C三種:
1. B2B (Business to Business,企業對企業)
B2B指的是企業對企業的交易,例如工廠供應原料給公司、上游廠商供應貨物給下游廠商等,可以看得出來交易模式分成兩部分:
- 垂直交易:也就是常聽到的上/中/下游廠商,通常會有依附和溝通價格的情況出現。
- 水平交易:雙方是合作關係,有點像是以物易物的模式。
2. B2C (Business to Customer,企業對消費者)
B2B是最常見、主流的消費模式,也就是店家賣東西給消費者。店家透過電商平台或官網進行銷售,同時直接與消費者互動,協助顧客完成所有交易程序。
3. C2C (Consumer to Consumer ,個人對消費者)
C2C則是這幾年比較流行的消費方式,我們熟悉的Yahoo拍賣、露天、蝦皮,或者是代購等等都屬於這個範疇。
電商的發展趨勢
其實電商早在1970年代左右就已經有基本雛形,只不過正式完成交易是在1994年。大家開始有上網購物的概念是從Amazon和eBay兩家美國電商公司起頭的,而真正開始有多種經營型態和交易模式,則是到2010年左右才開始。
而從2010-2022年,可以說是電商最流行、最蓬勃發展的時候,尤其當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,人們被迫不能出門只能待在家裡時,電商才真正開始走入每個人的生活,相信到了未來對人類消費模式影響會更加深遠。
電商的優劣勢比較

電商乍看之下是便利人們購物和交易付款,不過其背後也仍然存在一些問題:
經營電商的優點
1. 節省成本
經營實體店面,基本的店租、水電費、裝修費成本絕對少不了,更不用說後續還要請員工、打廣告、拓展店面等等,其實是相當吃力的。可是經營電商就沒有所謂的店租、水電費跟裝潢費,你只需要花錢架設網站、處理好行銷和金流物流就可以,對於一些有資金限制的創業者來說相對友善。
2. 24小時運作
如果是開設實體店面,一定會受到營業時間的限制,除非你能付出24小時三班制的人力費用和全年無休的水電費。可是網路電商就不會有樣的困擾,只要網路沒有掛掉,店面可以一直開著吸引顧客上門,即使半夜有人下單,你也可以等白天起床再處理。
3. 國際交易更便利
對於想從事跨國交易的人來說,實體店面基本上無法達成這樣的目標;可是電商卻可以,只要國外顧客知道商店的網址、只要你能找到國際運送的物流,任何國家的人都有可能成為你的顧客。
經營電商的缺點
1. 消費者無法即時接受服務
實體店面的好處是只要顧客上門,就會有對應的服務人員,對於商品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即時詢問,如果喜歡也可以直接付錢就帶走。
但是透過電商交易,客服比較難用文字完整表達,語意之間也比較容易產生誤會,當顧客對商品有疑問時也比較難即時得到解決;此外,如果顧客喜歡商品並下了訂單,也比較難立即收到商品,至少都要等半天、一天、甚至一兩個星期才能收到商品,所以有時候也可能會因衝動購物而突然申請退貨。
2. 消費者無法得知商品真實情況
電商交易最常發生的糾紛,就是消費者覺得收到商品與網路照片顏色、外觀、功能不符,畢竟顧客只能透過照片跟文字了解商品,所以店家必須審慎思考消費者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,提供最完整的問答,才能避免退貨、法律糾紛等情況發生。
3. 消費安全性
網路交易雖然很方便,可是背後也衍生一些資安問題。如果不希望消費者輸入的基本資料、信用卡、密碼等資訊被外流,就要在資訊安全上下一番功夫。
4. 競爭激烈
因為成本降低,讓人人都有機會可以開店經營自己的事業,所以很多店家都會調降商品價格。如果你拿到的商品價格不夠好,就有可能因競爭關係導致無人下單。
想經營電商怎麼開始?

如果你想經營電商,事前需要準備下面這些事項:
1. 想販售什麼商品?目標客群是誰?
既然想做電商,首先你應該有明確的方向,像是想賣什麼商品?貨源從哪裡來?商品要定價多少?商店主要銷售的客群是誰?競爭對手都是如何經營?當思考好這些問題後,後續規劃的時候才不會手忙腳亂。
2. 品牌命名、Logo與形象擬定
接下來你就可以開始思考自己的品牌名稱、Logo和網站形象,商店名稱和Logo的目的是幫助消費者對你留下印象,對於往後經營成效會有蠻大的影響;至於形象則是指網站風格、色系等,可別小看這些設計,它可是會影響到消費者的購買慾望喔!
3. 要在哪裡開店?
接下來是選定開店平台,網路上有非常多開店選擇,如果你想做的是C2C且沒有太多預算,蝦皮可能會是最佳首選;如果是B2C的話,則可以依據預算、是否會設計與架設網站等去選擇開店系統,甚至是自己架設一個電商網站。
4. 規劃購物流程
最後是購物流程規劃,從消費者進入網站開始,要怎麼找到自己喜歡的商品、如何下單購物、是否需要加入會員、金流物流選擇方式、有沒有提供退換貨,這些流程都需要先完整思考一次,後續在做網站的時候也會比較有頭緒。記得,一個流程順的電商平台會讓顧客不知不覺中就下單,所以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喔!